今天是2024年06月20日,星期四,欢迎您访问云顶国际业协会官网

行业新闻

钟志强:营造业革新的道、器、术!

信息来源: 新营造  信息提供日期:2017-10-17   浏览:1736

畅谈

1915 年 9 月 15 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 8 月起改名为《新青年》。这是一份启迪民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刊物,到1926年 7 月停刊之前,为中国贡献了 9 卷 54 号振聋发聩的文章,胡适、李大钊、鲁迅等都曾是杂志的撰稿人。这份杂志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吹响了号角,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一百年后,一群有志于推动中国营造业革命的有识之士,在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深圳创办了《新营造》,这就像是给中国营造业的革命建立了一个思想阵地,挑起了引导行业正确发展方向的重任。对此,我备受鼓舞,期待着中国营造业新时代的早日到来。

 

认识问题始终是我们推动一项事业最优先、最根本的问题,新营造的发展概莫能外。早在 2014 年的某个小范围论坛上,我提出了对这个行业认识的三个基本命题“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我认为,在营造业革新过程中,无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还是企业、个人,必定绕不过这三个问题,根本问题不理清楚,行动难免盲目。今天借《新营造》,谈一点我个人对这几个问题的一点浅见,以资参考。

是什么?

首先,关于是什么的问题。我们为之努力的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情?近几年围绕行业发展各种概念满天飞,有过大量争论,也有过官方界定,但似乎还远未到达成共识形成定论的时候,这令很多企业感到困惑。最新的说法叫“装配式建筑”,让这个词大放异彩的是一系列政治事件:2016年 2 月 6 日,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十一)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2016 年 9 月 14 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将发展装配式建筑列入城市规划建设考核指标”,当天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2016 年 9 月 27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 号)进一步阐明国家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但是,把时间轴稍稍往前推两年,你会发现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推“建筑产业现代化”,而再往前推 1~2 年,媒体上大量充斥着关于“建筑工业化”(或者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讨论,再往前,回到“住宅产业化”时代。在我国,“住宅产业化”是自 1990 年左右就提出的一个概念,持续推动了近 20 年,在老一辈地产人心目中仍然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前面的各种高大上的概念我不想细究,以我之愚见,目前我们推进的应该是这样一件事情:以现代化为最终目标,在工业化思想指导下,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充分利用 BIM 等先进科技手段,对我国传统营造业进行全方位改造。 (为了避免大陆中文“建筑”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歧义:construction/buildings/architecture,使用“营造”而不是“建筑”一词显然更为恰当。)


只有去伪存真,才能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营造业现代化的特征和指标,同时搞清楚工业化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按照其内在规律性去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至于装配式和BIM,甚至还有其他更多有关新营造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必过于执着,也不要搞“大跃进”,经年以后你会发现,这些可能真的只是浮云。


至于有的专家提出营造业要以最终产品的性能提升为目标,另一些专家提出以降低建造过程消耗为主要目标;有的专家提出以结构装配为主攻方向,另一些专家又提出以装饰装修为主攻方向;有的力主推钢结构建筑,有的力主推混凝土结构建筑,我认为都有一定道理,但应该抛开现象看本质,不能盲人摸象。



 


做什么?

其次,关于做什么的问题。营造业革新参与的主体,总的而言有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企业层次又分为开发、设计、施工、制造等几个环节。不同的参与主体,具体做什么各有选择,需要引导,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合力。2014 年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此有一个顶层设计,我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制度框架,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既有利于政府对行业的指导和监管,又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遗憾的是,这一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有的至今还在损害行业发展。


比如政府对新营造的推动行为,因各地区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地方不顾现状和条件猛推,让市场有种“揠苗助长”的感觉,大风过后,一地鸡毛;有的地方又不作为,该推不推,配套政策“犹抱琵琶半遮面”,贻误时机。


有的地方好大喜功,在预制率装配率等指标方面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有的又过于保守,技术路线受某些企业的影响较大,创新性明显不足。对此,我认为政府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做好市场的守夜人,确立工作的原则,不能盲目,更不能自负,包打天下。


具体而言,我认为在推动营造业转型过程中,政府最应该做的是“淘汰落后”,而不应该是“强制先进”的工作。落后的东西往往是已经被证明落后,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手段,可能还会苟延残喘很长时间,对市场发展大大的不利;先进的东西没有经过一定的时间检验并不能证明一定先进,如果政府强推,万一错了(实际上已经有先例),损失会很大。政府强制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品,是一种市场净化行为,行政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最符合市场规则。


落后的技术和产品被清除市场,自然给先进的技术或者产品腾出发展空间,先进的东西可以自由竞争,让市场来选择。发达国家的建筑工业化,是在不断提高环保、质量、安全标准的过程中完成的,并不是在强制各种“先进技术”过程中完成的。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也是很好的例子,是通过限制和取消现场搅拌而实现的,政府并没有强制或者补贴搅拌站。总之,对于政府而言,强制“先进”是危险的、高成本的,淘汰落后是安全的、合理的。


在新营造革新过程中企业应该做什么,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选择,我这里提几点思路,或许对企业有益


——警惕“机会陷阱”。新营造革新过程中,随着技术、管理变革出现了很多新机会,比如投资 PC 构件厂。但看似相同的机会,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成功概率大不相同。所谓“馅饼还是陷阱”,很多时候不取决于机会本身,而取决于实施者的“势能”:对于拥有相应能力和资源的企业,一口拿下,是“馅饼”;对于能力较弱的企业,很可能是“陷阱”,进得去出来。


——警惕“能力陷阱”。过去三十年,中国很多行业高速发展,一大批企业一时风光无限,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并没有完成核心竞争力打造。针对此次营造业的变革,一些企业没有从产业发展的未来或者现实的需求考量能力模型,而是有很强的路径依赖、过往能力依赖。营造业虽然也是一个进步缓慢的行业,但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恐怕结束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欣喜的是,我看到业内确实有一部分企业已经沉下心来做事情了,而且研究的都是前瞻性甚至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这就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远见,不浮躁,舍得投入,这样的企业将会是未来行业的翘楚。


 


怎么做?

再次,关于怎么做的问题。政府怎么做的问题,因牵扯太多,在此不做赘述,重点谈一下对企业怎么做的看法。


在企业层面,怎么做可以理解为是内部的战术问题,但对于新营造这个发展方向,由于其牵涉面较广,又是一个企业战略的问题。此次营造业的转型升级,虽然有外部力量在拉动(推动),但企业内部动力仍然不足,大部分企业还没有从中受益,还未找到正确路径。要破解企业怎么做的迷局,我认为必须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然后把事情分解到三个维度来推进。

在此我提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的“三角模型”:

 


道:道可道,非常道。每一个企业应该按照自己的条件分析适合的商业模式,不要人云亦云。一说 EPC,全都搞 EPC;一说 PC(混凝土预制构件),一哄而上;一说大数据云计算BIM,谁都声称自己厉害。企业要学会田忌赛马,在特定领域发挥最大优势打歼灭战。


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行业目前像阿 Q 一样跟着喊革命口号的,我看大有人在。真正要取得商业成功,推动行业正确发展,必须扎扎实实研究技术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好的建筑和房地产产品应该是安全可靠、质量可控、经济可行的。技术先行才能走稳走远。


术: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新营造发展需要各类专才,也需要综合管理人才,管理也是一门专业。管理人才负责建立和维护与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包括流程、职责、激励和约束制度等等。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经验非常重要,所以有经验的人才目前是行业的稀有资源。


反观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企业,有的商业模式很好,但技术路线不对;有的技术路线是对的,但管理体系又跟不上,不一而足。一个好的企业,上述三个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应有重大缺陷。总体而言,商业模式具有战略引领作用,像大脑;技术路线支撑内核,像骨架;管理体系是血肉,使企业丰满圆润。


关于个人如何认识和适应新营造变革的问题,本人没有指导别人的权利和义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但就我个人而言,始终信奉一句话“抬头看路,低头拉车”。


有句话叫“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如果我加上一句“方向错了,走得越快死得越早”相信会有不少人赞同。事实上,我国本次营造业的革新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对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而言,“思路决定出路”已经不是一句空话。

我常常给新营造领域跃跃欲试的投资者送上十六个字,前八个字是对行业现状的描述,叫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后八个字是对其投资判断的忠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巨大的风暴来临之际,要想看清前途殊为不易,因为这是一个骤雨即将荡涤一切,催生华发的时刻;也是一个沉渣泛起,群魔乱舞的时刻。通过对一件事物的考察,在实践 - 认识 - 再实践 - 再认识的螺旋式发展中,才能找到正确的出路。


一百年前,《新青年》吹响了中国革命的号角,引无数英雄前仆后继,终有革命胜利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新营造》为我们改造中国营造业树立了一座灯塔,期待营造业不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