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新营造 信息提供日期:2018-01-08 浏览:2132
驳《装配式建筑不可行性研究》之谬论
文➩仲秋
近日,有名为“微空”的微信号,发表作者茅洪斌的原创文章《装配式建筑不可行性研究》,文中从生产效率、成本、安全性、质量等多角度论述装配式建筑如何之不可行。在国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背景下,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者很多,赞同者也不少,有的甚至要将其作为教案进行推广宣传。这一方面说明装配式建筑的关注度很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真的是风太大了,行业内什么人都有,李鬼大有市场。笔者不才,想和这位茅先生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以正本清源,匡扶装配式建筑事业。
首先,我认为原文作者对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并不了解,文章提到的大量技术问题都是以偏概全的。比如,作者提到“国内国外装配式技术不成熟”。这一大棒下去就把国内国外几十年研究装配式建筑的专家、技术人员和形成的成果统统打死了,这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吃瓜群众有极大地误导之嫌,贻害不浅。事实上,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很多技术无论从哪个角度评价都是成熟的。就木结构而言,我国早在殷商时期(约公元前 1675 年 - 前1029 年)就已经发展了非常完善的营造技术,到近现代的木结构更是精彩纷呈,在发达国家大量应用。
就混凝土结构而言,从 1824 年硅酸盐水泥发明开始,到 1872 年美国人沃德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建造第一所住宅,再到一战和二战之后全球的大规模建设时期,都大量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近现代的日本,针对多地震的居住环境研究并实践了大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在各类建筑项目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国内万科等知名企业十几年前就开始系统的学习和借鉴,如今已经有一些成果服务于国内。
就钢结构而言,全世界无论在低多层结构还是高层、超高层结构中都已经大量应用,很多建筑甚至服役已经超百年。诚然,装配式建筑的新技术层出不穷,难免有一些技术是不成熟的,但如此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未经调查研究就抛出这种雷人观点,实不敢苟同。
其次,我认为原文作者对行业发展状况不了解,关于行业发展的许多观点也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比如,作者提到“国内建筑构件没有标准化,各种规格千变万化,等于是个性化定制,不能进行批量生产,重复利用率低,从而没法降低它的边际成本。”
这样的论调破绽百出,实在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但同样对吃瓜群众有巨大的杀伤力。标准化是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理念之一,对此行业内专家有高度共识,并且在国家、行业、地方、企业各个层面研究和推进,目前已经取得很多成果。这一状况岂能是作者一句“没有标准化”就可以抹杀的?再比如,作者提到“由于缺少工匠精神,农民工已经习惯了粗制滥造,就适应不了也达不到装配式建筑所要求的精准化要求。”
这种观点,也是对现今建筑产业工人状况的一种误解。事实上,经过几十年发展,现在建筑工地上“放下锄头就拿振捣棒”的“农民工”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工人师傅”,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已经熟练掌握各种施工技巧,到海外一比更可以说是能工巧匠。通过企业的严格管理,再加上各种生产、安装设备的辅助,这些工人完全能够胜任装配式建筑精细化产品生产施工的要求。至于“PC 厂增加成本”“PC 运输、吊装不安全”“PC 税收高于现浇”这些观点,乍看似乎有点道理,实际上都是很盲目的,根本经不起推敲。
再次,我认为原文作者提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劣势是不全面的,更加误导市场。比如,作者提到“从结构角度,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度与抗震性能不及现浇结构”,这种观点我认为不应是专业人士所讲,或者作者确实不懂。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与现浇结构设计理论的确有区别,讨论哪一个更安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木结构、钢结构由于材料和节点的力学性能更利于“吸能”,因此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更加安全,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如果按照构件和结构的力学特征进行合理设计,通过适当设置“隔震”“减震”“阻震”措施,在地震力作用下同样比现浇混凝土结构安全。
日本近年来多次发生大地震,灾后统计结果表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优于现浇结构。我国大部分公路、铁路的上部结构也都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除了考虑施工便利,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也是应有之意。目前我国在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过程中,有一些技术是存在缺陷的,过程中的质量管控也不到位,所以导致作者提到的一些质量问题。但是同样的问题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就不存在吗?难道我们在讨论装配式建筑过程中就要因噎废食?甚至扣个“不可行”的帽子,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吗?
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误读与真正痛点——评《装配式建筑不可行性研究》一文
文➩张宗楼
《装配式建筑不可行性研究》这篇文章以装配式建筑不可行为中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到了很多关注。该文的作者自认为摸到了装配式建筑的真实底牌,发表了一篇与主流舆论大相径庭的分析文章,难免让人觉得惊讶,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作者提出的理由虽然都客观存在,但也都只是装配式建筑被经常吐槽的“老生常谈”。并没有能如实体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整体现状,没有接触到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的真正第一线,更明显没有触碰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真正痛点。
一、“装配式建筑总用工量不会变少,而且,可能还是增加的”,这个论点堂而皇之地拿出来说,实在有点“盲人摸象”。首先,作者认为钢筋、模板、打灰工序转移到工厂内的那一部分,所用的人工和在现场的一样多。可真正一线的工人会知道,在工厂内绑筋支模,怎么可能和工地现场绑筋支模出工数一样呢?机械化的清模、布料、震动、饰面、养护,加上钢筋网、钢筋笼自动下料焊接,工厂内的设备是可以明显节省很多人力的。而且全世界无数经过工程实例考验过的施工人员可以证实,装配式建筑节省人力的事实不容置疑。
二、说“PC 构件的安装更费工时,根据实地调查,装配式建筑比现浇结构还费工时,工期更长。”这是因为作者实地去的现场太少了,管中窥豹,难免以偏概全。在不成熟的装配式建筑企业手中,必然会遭遇种种问题而导致影响进度。但是放到普遍范围内看,所有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速度都会超过现浇建筑。而且,装配式建筑所走的工业化路线,有更快、更好的无限可能,而现浇结构不再有。另外提示下:PC只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不代表整个装配式建筑行业。
三、看到“如果 PC 厂产能不足,工地可能还要排队等待,从而耽误工期。”加工厂的领导们都笑了。这个问题实在不用作者担心,真要担心的话,就该担心装配式建筑行业千万不要成为第二个“太阳能电池行业”。
四、不用担心“国内国外装配式技术不成熟,没有这方面熟练的操作工人。”一项技术是否可行,看的是技术和设备环节,有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有没有不能实现的设想?而不是看工人是否熟练?生产线顺不顺利?
五、“国内建筑构件没有标准化,各种规格千变万化,等于是个性化定制,不能进行批量生产,重复利用率低,从而没法降低它的边际成本。”这是说的最靠谱的一句,确实是一个大家一直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保持预制构件“千篇一律”的情况下,做到建筑的“千变万化”,是梁思成老先生早在 60 年前就提出的装配式建筑概念,并指出建筑装配化未来必然将取代现场手工作坊式的建筑装修方式,是建筑工业化的方向。看到作者提到这个问题,更希望作者能以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来拿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而不仅是“炒炒冷饭”,还想以此来否定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六、“由于缺少工匠精神,农民工已经习惯了粗制滥造,就适应不了也达不到装配式建筑所要求的精准化要求。”无语了……这算歧视农民工吗?或者说,是承认原来的现浇结构都“粗制滥造”?所以农民工们都习惯了?装配式建筑要求的精准化有那么高,农民工们学不会吗?
七、“装配建筑留下巨大的质量隐患,如外墙渗水。现浇结构如果质量不好也会造成外墙渗水,但毕竟是整体式现浇,而装配式建筑由于是 PC构件的拼装,因而出现大量接缝。如果接缝没处理好或偷工减料,虽然竣工后一二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问题,3 年以后必定会渗水,以后维修的成本相当之高。而且这些接缝也影响结构的力学性能。”这有些危言耸听了。同样的渗水,现浇结构没事,装配式结构就成“巨大质量隐患”?如果真的偷工减料,现浇的可能会塌!而装配式建筑三年后渗水,打一管好胶几十年不渗,孰轻孰重?
与此同时,工厂内随拌随用的混凝土与长途运输后添加缓凝剂甚至乱加水的混凝土质量怎么能一样呢?蒸养炉里的预制构件,与掺着防冻剂还冻得硬邦邦的现浇墙相比,两者的最终养护强度能一样 ?
免抹灰的钢模台误差度能够控制在 ±3 毫米左右,可现场现浇的误差一般在 ±2 厘米左右,管理粗放的公司更离谱到不堪入目。相比之下,装配式构件一般可以达到免抹灰,而现浇除了铝模稍好,其他都做不到。
以上种种,都是装配式构件能够优于现浇的各种途径。虽然还有很多不足和困惑,但是一切都有改进的空间,仍有无限可能。而现浇技术,在这些方面已经潜力不足了。
八、模具多、占地贵、运输难、不抗震、重复收税……这些问题,都不是不能克服的问题,有些属于杞人忧天,有些就是一念之间就能改变,就不再一一评论了。
不得不说,文章中提的一些问题,所有人都该正视和面对,但这些问题真的都不足以阻碍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工业化大道路上阔步前进。但为什么装配式建筑发展还是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呢?真正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到底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