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22日,星期三,欢迎您访问云顶国际业协会官网

行业新闻

第十六届詹天佑奖新鲜出炉,30项工程项目入选!

信息来源: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信息提供日期:2019-04-18   浏览:2013



4月12日上午,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二十周年庆典暨第十六届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30项工程项目入选詹天佑大奖。

第十六届詹天佑大奖评选,是从139个申报的优秀项目中,评选出了30个获奖项目。这些项目在工程设计、绿色环保技术、生态环保技术、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安全监测等方面都具有多项技术创新。


詹天佑奖

詹天佑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于1999年联合设立,是中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最高奖,每年评选获奖工程少于30项,至今有463项包括建筑、铁道、交通、水利等土木工程领域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代表性的项目获此殊荣。

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获奖工程名单

建筑工程(6项)

  •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 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

  • 苏州现代传媒广场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瞭望塔工程

桥梁工程(3项)

  • 四川合江长江一桥(波司登大桥)

  •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千厮门嘉陵江大桥

  • 长沙西北上行联络线特大桥

铁道工程(3项)

  • 合肥至福州铁路

  •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工程(太原南—西安北)

  • 海南环岛高铁

隧道工程(3项)

  • 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工程

  • 香港中环湾仔绕道铜锣湾避风塘隧道工程

  • 乌兹别克斯坦安革连至琶布铁路卡姆奇克隧道工程

公路工程(1项)

  • 伊春至绥化高速公路

水利水电工程(2项)

  • 云南澜沧江小湾水电站

  • 四川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

水运工程(2项)

  •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

  • 沙特达曼SGP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

轨道交通工程(3项)

  •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工程

  • 深圳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

  • 长沙磁浮快线工程

市政工程(4项)

  • 深圳福田站综合交通枢纽

  •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

  •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

  • 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试验线工程


住宅小区工程(2项)

  •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周康航拓展基地C-04-01地块动迁安置房项目

  • “彰泰·第六园”商住小区

国防工程(1项)

  •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1号地块,是一幢以甲级写字楼为主的超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459187m2,由主塔楼、商业裙楼和5层整体地下室组成。主塔楼地上118层(600m),是世界第四、中国第二高楼;濒临南海、台风频发,外立面采取对称、锥形、针状向上延伸,可减少32%倾覆力矩和35%风荷载。结构创新性采用“巨柱-核心筒-外伸臂”抗侧力体系;核心筒为钢骨-劲性混凝土,外框为8根巨型钢骨混凝土柱(6525mm×3200mm),单柱单桩承载力高达70万kN,整体用钢量超过10万t,C70/C60高强混凝土16.5万m3。

工程于2009年12月3日开工建设,2016年11月30日竣工,总投资95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创新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以其显著的适用优势,成为国内、外超高层结构体系的主流。尤其是巨柱下8m大桩的结构直接受力,大大减小了底板的厚度,技术创新引领作用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2.针对超高层测量累积误差大,率先自主研发了基于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变形监测技术,实现了600m超高层建筑平面2mm/高程4mm的测控精度,提高了超高层测量精度。

3.针对超高层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复杂、多次收分,研制了多点小吨位连续变截面同步液压爬升模架体系,实现了水平分段流水施工,大幅度节约劳动力及资源投入。

4.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技术的突破,实现C100混凝土模拟千米高程泵送。

5.建立了超高层建筑内筒、外框竖向高程差异补偿预测控制技术。研发分析预控软件1套,实现了精确预测内筒与外框竖向差异变形,解决了超高层施工这一关键的变形差异补偿预测控制等数十项难题,保证工程建造、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6.针对在-33m超深且紧邻地铁的基坑内二次开挖9.5m超大桩,研发了极端复杂环境下的毫米微变形控制技术,实现环境变形<4mm,柱下单桩工后沉降<25mm。

7.针对600m超高塔楼摆动大、舒适性差的难题,在塔顶设2台大质量主动调谐式阻尼器(HMD),单体重400t,实现20%的减振效果。

8.针对铸钢件厚200mm、单个节点重202t的超高层重型钢结构,通过虚拟预拼装、双机抬吊、塔冠倒装等施工方式,创新采用正反交替的单面坡口、分段倒退等焊接技术,成功解决了钢结构形式复杂、截面大且异形的施工难题。

9.针对外立面美观、耐久、易维护的要求,创新采用高耐腐蚀性能316L不锈钢幕墙。在深圳濒海环境中,可保持外观一百年不变,成为全球最大不锈钢外立面(1700t)的摩天大楼。


三、获奖情况

1.2017年度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LEED-CS金级认证;

2.“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工程应用”获得2015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2016年度广东省建筑业协会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

4.2015年度云顶国际业协会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奖;

5.2018年度云顶国际业协会深圳市优质工程金牛奖;

6.2017年度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钢结构金奖。    




深圳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是深圳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的重大项目之一,线路横跨南山、福田、罗湖三大中心区的主要居住区与就业区,对完善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起于南山区西丽湖站,终于罗湖区太安站,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线路全长30.2km,共设车站28座(其中换乘站12座,三层站14座),新建深云车辆段、安托山停车场各一处,全线设西丽、侨城东、体育北三座主变电所,同步实施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控制中心(NOCC)。7号线车辆采用A型车6列编组,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

工程于2012年10月23日正式开工,2016年7月6日全线通过竣工验收,总投资257.2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创建了繁华商业区超大规模地下空间与地铁车站合建及既有车站扩建施工技术,攻克了超宽管线群下大倾角基岩、入岩深度大的地连墙施工技术难题,攻克了运营车站扩建条件下桩基的受力转换及新旧车站结构共同受力体系,确保了运营安全。

2.首次建立了极小净距重叠盾构隧道同步下穿既有高速铁路多重近接控制技术,研制了上下盾构隧道可同步施工的移动式支撑台车,形成了重叠盾构隧道“先下后上准同步”工法,实现了高铁不减速运营条件下2m净距重叠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轨道群的成功案例。

3.提出了矿山法隧道下穿、侧穿建构筑物及盾构先导洞冷冻法扩挖施工新技术,确保了盾构先导洞冷冻法扩挖的施工安全。

4.研发形成了地铁快速铺轨成套技术,可缩短月铺轨时间5d,铺轨速度提高60%。工程从2016年通车运营以来,运行良好,成功实现通过地铁建设带动城市整体功能升级与改造,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及多项科学技术奖、专利授权64项(发明专利5项)、省部级工法55项、发表论文150篇、出版专著4部。

 

三、获奖情况

1.2016年度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第十七届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一等奖;

2.2016~2017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3.2015年度广东省建筑业协会广东省优质结构工程;

4.2018年度云顶国际业协会深圳市优质工程奖。       



深圳福田站综合交通枢纽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大道与益田路交叉口,是世界第二、亚洲最大、全世界列车通过速度最快、国内首座位于城市中心区,以高铁车站为核心,集高铁、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全地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由广深港高铁福田站、地铁2号线、3号线、11号线福田站、地下人行“城市客厅”、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及配套商业设施组成,是深圳市重要的轨道交通换乘中心,是深(圳)(香)港一体化的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299432m2

工程枢纽南北长1023m,东西长712m,建筑结构类别Ⅰ类,建筑合理使用年限100年,建筑防水等级Ⅰ级,防火等级Ⅰ级,列车通过速度200km/h。客流通道上,国内首次采用横向21.46m+18.2m+18.2m连续柱跨,纵向12m(最大13m)连续柱跨的地下柱网结构,柱轴力最大为82600kN,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梁组合的框架结构及独特的节点设计,柱直径1.6m,梁高2.5m。枢纽内地铁2号线、11号线车站为平行布置的两个13m宽岛式站台,首次运用单柱形式,站厅层只有4跨3排柱,柱距均匀。纵向柱跨为9m,板跨为8.95m、10.55m,跨度均匀合理。工程广深港福田站主体为地下三层结构,紧邻十多栋超高层大楼布置(离建筑物最近距离仅12m)。基坑全长1023m,最宽处78.86m,平均深度32.0m,为大跨度、超长、超深、长高比大的深基坑工程。盖挖逆作法立柱施工采用干作业法吊装直径1.6m,长30m钢管柱,施工中柱位偏差小于土2mm,远小于规范要求的5mm,钢管柱身垂直度小于1/1500,远小于规范要求的1/600。

工程于2008年8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竣工,总投资57.79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首创在城市中心建成区,以地下高铁车站为核心,以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和出租车换乘为翼面,面向大客流快速疏散的规划理念,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立体交通格局,构建了人行、机动车、非机动车全面分流的互联互通全地下城市交通系统。

2.国内首次突破超长混凝土结构和超大跨劲性结构施工技术瓶颈,建造全地下超长(1023m)不设缝一体化混凝土结构,创新超大跨度地下空间劲性结构体系,构建人性化大体量城市地下公共空间。

3.首次攻克上软下硬复合地层超高层建筑群近接保护和变形控制技术,开发超大超长钢管柱逆作精准定位等关键技术,形成以信息化施工为核心指导,多工法综合相机利用与复杂外部环境相适应的超大超深基坑施工成套技术。

4.原创性地研发了满足1700Pa(15级台风)风压冲击和多达56种列车运营工况需求的站台门及其控制系统,形成了严苛运营工况条件下高速列车运营环境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5.于地面绿化带中主动利用自然采光天窗,将大量自然光线引入地下;于枢纽的南侧和东侧设置地下采光庭院,将自然景观引入地下,构建绿色、开放的地下空间环境。

 

三、获奖情况

1.2017年度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菲迪克(FIDIC)优秀工程项目奖;

2.2015年度国际隧道协会首届工程大奖提名奖;

3.2017年度“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及大奖”卓越奖;

4.“高铁/城际铁路站台关键装备集成创新与应用”获得2017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5.“城市中心区大型多层地下结构施工综合技术研究”获得201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洛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6.“城市中心区大型多层地下结构施工综合技术研究”、“高速铁路站台门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分别获得2012年度、2016年度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二等奖;

7.2017年度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湖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

8.2016年度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第十七届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

9.2015~2016年度国家铁路局铁路优质工程一等奖;

10.2011年度云顶国际业协会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