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深圳发布 信息提供日期:2020-02-19 浏览:448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到今天刚好一年。
一年来,从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从探索科技创新合作到谋划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蓝图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变成现实。
一年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深圳,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联通、深港澳合作、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先行示范,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澎湃动力。
如今,疫情当前,前海、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中通道等粤港澳大湾区多个重大项目、重要平台陆续吹响复工号角,建设现场一派生机盎然。
深中通道建设有序推进中
18日上午,在位于深圳机场码头的深中通道S03标项目施工现场,超过500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中。现场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奏响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复工曲”。
万思泽作为工地混凝土浇筑工班长,年初三就从老家四川返回工地,也是最早一批返工的人。经过健康观察隔离后,万思泽调整好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在工地,像万思泽这样外地返深的建筑工人有二百多名。工地也加大了防疫力度,每天对进场施工的工人进行体温检测,对居住及工作环境消毒消杀。此外,还有三百多名建设者,今年春节留守工地,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深中通道S03标项目施工主要分为东人工岛和堰筑段两个施工区域。目前,东人工岛已完成沿江高速保护施工等;深水区岛壁抛填完成七成,浅水区已形成陆域,预计年内沿江高速以东地区将形成陆域。堰筑段完成相关防护工作,也已经形成陆域。
深中通道预计月底全线复工
据了解,自2月11日开始,深中通道控制性工程复工,预计2月底前全线复工。现在深中通道已有超过2800人返岗参建。随着复工复产三“返”高峰的到来,预计返工人数将达到6200人。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深中通道项目施工现场各个进出通道均设实名制门禁系统,实施施工现场封闭管理,所有参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出入接受体温监测。对于外地返深的员工实行先隔离再上岗。同时,也加强了工地的消毒和卫生管理。
过去一年,是深中通道建设的关键一年。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个管节顺利完成制造及出运,浇筑预制稳步推进;伶仃洋大桥和中山大桥东、西主塔桩基施工全部完成,8个承台钢吊箱全部成功吊装下放......
深中通道预计年内实现沉管隧道第一个管节浮运沉放、桥梁工程索塔承台施工等,其中沉管隧道第一个管节的浮运沉放,也将为后续管节沉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快速交通网络正在构筑
其实,不仅仅是深中通道,过去一年,大湾区内一个个重大跨境交通建设项目也在加快推进。
南沙大桥建成通车、深圳莲塘口岸项目通过初步竣工验收、皇岗口岸启动重建。
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取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深圳机场国际航线突破50条、穗深城际铁路开通运营......
大湾区内,便捷高效的现代快速交通网络正在构筑。
前海:吹响重大项目复工号角
209家企业已复产复工
在前海,复产复工的脚步不断加快。
吊臂起落、机器轰鸣,280名建设者戴着口罩紧张地投入到前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建设中。
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它不仅是前海城市新中心的地标建筑,未来,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会客厅,承担大湾区以及国际性重要会议的举办任务。
当下,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建设者们也在进行机电安装和装饰施工,确保项目可以按时保质完工交付。
据了解,不仅仅是前海国际会议中心,截至2月17日,前海合作区783家在地企业中,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平安智慧城市、越海全球供应链等209家企业已复工复产。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实施的这一年,前海生机勃勃。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过去一年中,前海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举措,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八大板块逐步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深度融合、有效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规则体系。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创业团队跑出“加速度”
位于福田区与香港接壤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从规划到落实,合作区正跑出发展“加速度”,这里也正成为越来越多湾区青年创新创业的沃土。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目前已有不少创业团队通过多种方式陆续复工。
在合作区内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舒糖讯息科技CEO何耀威正和团队召开视频会议,就完善产品硬件匹配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他们研发的无创血糖测试仪,上个月刚刚在美国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亮相,为今年全面推向市场吹响了号角。
类似舒糖这样的成果,在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目前孵化项目近30家,均为来自粤港澳三地及海外优秀创业团队,其中80%为深港合作项目,而且入孵存活率达到90%以上。
据了解,这里所有企业均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多家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已达国际一流或顶尖水平。新型稀土符合陶瓷材料、瞬态感应物联网应用技术、无创血糖监测等多个技术成果解决“卡脖子”问题。
过去一年,深圳全面发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建设:全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加速重大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
目前,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上升为科技部、广东省、深圳市共建平台,“一心两轴三区”雏形初现,诺奖实验室达到7家……这一切都正为深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大动力。
2020年,深圳将继续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机遇,聚焦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深港深度合作、规则机制衔接、推进综合授权政策落地和先行先试项目实施等重点任务,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