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半月谈 信息提供日期:2019-11-27 浏览:518
近年来,中国科学家的亮眼成果频频登上“三大刊”等国际顶级科技期刊,中国科研机构创办的英文期刊影响因子直线上升,着实让关心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人们欢欣鼓舞。只是,在“中国好论文”涌现世界主要科技期刊,“中国好期刊”在英文科技期刊大舞台中得占一席的风光背后,人们也许忽视了,还有一批自家期刊“嗷嗷待哺”,仍踟蹰在暗影之中。它们就是身份尴尬的中文科技期刊。
“双下滑”魔咒难破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052种,其中中文期刊4599种。然而与国际科学界公认的高水平科技期刊相比,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刊文质量差距巨大,编辑水平也在同行平均水准之下,影响力更不可同日而语。
业内普遍指出,虽然我国在生命科学、纳米技术等领域已开始出现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但科技生态系统优势尚未形成,科技期刊体系布局失衡、治理方式落后,中文科技期刊尤其是“重灾区”。
2019年3月至5月,中国科学院学部特别设立“中文科技期刊困境与发展思考及对策建议”院士咨询项目组(后文简称项目组),以网络问卷形式调查了2700多名科研人员和科技期刊从业人员。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国科研工作者对中文科技期刊的现状难以满意,60.4%的人回答“一般”或“不满意”。科技期刊从业者满意度更低于科研工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中文科技期刊质量和稿源呈现“双下滑”趋势:被调查的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有47.05%认为中文期刊稿件质量逐渐下滑,33.12%认为中文刊近年的来稿量逐渐下滑。不少没有被所谓“核心期刊”收录的期刊面临无稿可用的局面。
“‘双下滑’趋势已成为中文科技期刊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中科院院士高福说。
“指挥棒”余威犹在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影响中文科技期刊发展水平的原因除评价导向等外部环境因素持续恶化外,期刊办刊思路陈旧、编辑人才长期匮乏等内生动力因素也对中文期刊健康发展构成阻碍。
“评价导向‘指挥棒’威力犹在,直接导致我国大量优秀前沿科技成果对国内中文语言环境的科学交流无法发挥积极影响。”高福说。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论文发表与项目评价、学科评估、人才考核和激励、资源分配等因素仍紧密挂钩,功利之风一时难以刹住。有心在科学界发展者,从初试科研的研究生到“青椒”“青稞”乃至学科领军人才,无不以尽早尽多发表英文论文为要务,既得以参与国际科学共同体,又能够在各种考评中脱颖而出。
在此形势下,中文科技期刊如今主要的作者群体以“练手”的硕士生为主,而且其中罕有“双一流”学子的身影。
另一方面,中文科技期刊普遍面临资源匮乏的局面,整体而言未能形成良性生态,既加剧人才流失,又让各家期刊面对国际出版巨头实难招架。
来自项目组的期刊研究专家刘天星特别指出,我国现行的科技期刊宏观管理制度,让大量水平较低甚至功能异化的期刊还有一定生存空间,由此引发权力寻租和学术不端现象。
解困路在何方
中文科技期刊困局如此,怎样谋求破解之道?多位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期刊从业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借助国家和社会资金支持,借鉴国有企业混改模式,打造专业化出版集团。中科院院士万立骏等专家表示,我国自然科学类中文科技期刊布局分散,质量悬殊,唯有鼓励期刊彼此联合协作,形成规模,才有望提升竞争力。
二是在规范匿名评审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期刊品质。外部支援固然重要,修炼“内功”也十分关键。作为中文期刊,同样应遵循国际科技界通用规范,以匿名评审积累信誉与声望。
三是加强期刊数字化平台建设。多位科技期刊从业者表示,应着手建设国家层面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统筹促进中文科技期刊在媒体融合发展、论文网络传播等方面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四是改善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刘天星认为,应出台科技期刊专项管理办法,简化新刊创办程序,同时推行更严格的退出机制,及时淘汰“劣币”,维护中文科技期刊公平竞争环境。
五是对科技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作出必要调整。当前,应综合考虑不同层次高校科研水平的实际和不同学科成果传播生态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增加中文论文在人才评价中的比重;同时也应改变影响因子的单一评价机制,增加期刊影响力和服务读者能力等复合指标。
六是重视编辑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中文科技期刊“造血机制”。科技期刊从业者认为,应将期刊编委服务纳入学术考核和学术荣誉体系,在激励体系中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