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19日,星期日,欢迎您访问云顶国际业协会官网

企业动态

特区40年|致敬拓荒牛·奋斗者的故事:用工匠精神建设深圳

信息来源: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信息提供日期:2020-11-16   浏览:1075

生活有些事情就是如此的巧合。1994年9月4日,这个非常巧合的日子是原中建二局二公司深圳分公司总工程师王陆人生的“分水岭”。



那一天,他调任深圳担任妈湾电厂项目总工程师;那一天,他开始了在深圳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日子,和众多建设者一起不仅拿到了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还创造了“发挥优势、团结拼搏,勇创一流”的“妈湾精神”。



 “直到今天‘妈湾精神’仍然适用。”王陆说,如果没有一帮从上到下都肯吃苦受累的建设者,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工匠精神,如果没有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胆量,妈湾电厂不可能成功。“从上到下,大家都认为妈湾电厂是苦干、实干、巧干的结果,我们确实也是这样干出来的,而深圳又何偿不是这样干出来的。”



建在海上的发电厂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讲话后,深圳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用电紧缺问题也应运而生。于是,深圳决定兴建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妈湾电厂。

“妈湾电厂是我到深圳干的第一个工程。”王陆回忆说,一来到深圳就被委以如此重任,而且初来乍到,遇到的难题相当的多,总感觉干不好对不起大家,一定要加倍努力,保证按时完工、如期发电。




妈湾电厂是我国最早在填海区域建设的大型电厂,“向海而生”是其最特别之处。然而,特别之处却成了难题所在,由于是开山填海所形成的陆地,按照当时的国家标准,填海地块要自然沉降8年才能开发建设。

“但特区建设一日千里,不能等这么久啊。”王陆说,一边是国家标准,一边是时不我待,怎么办?只能没条件创造条件上!




经过仔细研究,最终决定采用“强夯”方法,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一个重达20吨的大锤,然后把它垂直吊到15米高的地方再自然落下,这样就能产生300吨的冲击力。

“一个点位要用300吨的冲击力连续夯击三次,然后再移到下一个点,整个厂区都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全部夯实,用这个办法终于提前达到了8年自然沉降的标准。”王陆说。



给210米高的烟囱做个“盆”

难题是一个接着一个。不久,如何把一个210米高的烟囱稳稳地立在填海形成的地块上,成了王陆冥思苦想的问题。



“我们要把烟囱建在填海的陆地上,把烟囱的底部扎进海里,既要经得起海水冲击,还要保证它的干燥性,防止海水侵蚀。”王陆说,而且施工还要尽量避免涨潮的影响,因为妈湾电厂所在海域的水平面要比其它海域高至少1米,涨潮经常会冲毁填海形成的陆地面,而烟囱底基的埋深是5米,直径是20多米,由于体量太大,无法利用每天落潮的低水位时间完成底基每一道工序的施工。




怎么办?除了冥思苦想,王陆还召集项目所有的总工们开会,整整讨论了一天也没找出解决办法。当天晚上,王陆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办公室里东想西想,突然想到可以给烟囱做个“盆”,“烟囱的底基‘坐’在盆里,盆把水堵到外面。再把里面水抽干,‘盆’做好了,活就好干了”。

在没有经验可寻的情况下,所有的数据和设计都需要反复斟酌修改。经过测算后,这个直径长达30多米的钢筋混凝土大盆终于问世,这个工艺后来在北京还获了奖。

没来妈湾之前,听说项目上有人为自己提前准备好了“检讨书”,王陆也为自己下了一份“军令状”:“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所有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我是项目总工,我写一次检查,对于项目来说就是一次损失。”




凭着这股韧劲,王陆带领工程人员完成了妈湾电厂四台机组的建设。“妈湾电厂含金量很高,在这里,我们苦干实干巧干,催生了很多新技术,创造了好多全国第一,这对我们搞工程的技术人员来说太震撼了。”王陆说,“也是从妈湾电厂开始,我下定了决心,我要在工程技术领域干一辈子!





公司退休职工,原深圳分公司总工程师王陆建设深圳妈湾电厂的事迹,还受到深圳智慧党建、深圳先锋、深圳老干部等多家媒体转载。

素材来源:深圳特区报(公众号:shenzhentequ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