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22日,星期三,欢迎您访问云顶国际业协会官网

抗疫专栏

雷神山/火神山,那不眠的十二个日日夜夜【1】——中建二局援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项目建设纪实

信息来源: ASC建筑施工分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0-02-25   浏览:1240

雷神山/火神山,那不眠的十二个日日夜夜

——中建二局援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项目建设纪实

 

突发的新冠疫情,牵动着神州大地的每一颗心。在这场“战疫”中,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仅用十天建成,已成为“中国速度”的代表,更是“中国实力”的象征。两座医院快速建成,我们不能忘记这背后为之付出的成千上万的建设者,是他们齐心协力完成了这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总说中国有“基建狂魔”,其实哪有什么“魔”,他们全都是一个个朴实而善良的逆行者。我们特发表项目建设者:中建二局援建火神山/雷神山临时党支部书记、现场指挥部主任王海兵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后写的“雷神山/火神山,那不眠的十二个日日夜夜---中建二局援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项目建设纪实”,原文篇幅较长,分3天连载。——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 

 

雷神山/火神山,那不眠的十二个日日夜夜1】

----中建二局援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项目建设纪实  

作者:王海兵

(中建二局援建火神山、雷神山临时党支部书记、现场指挥部主任)

 

 

庚子年初,新冠疫情肆虐,从武汉开始蔓延,疫情在短短时间内就扩散至全国。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众志抗疫,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中国的全民抗疫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武汉成为重中之重的主战场。无数白衣战士、建设者齐聚武汉,一辆辆来自全国各地满载物资的车辆紧急驰援,八十二年前全民抗战的壮观景象再现武汉三镇。
除夕前夜,武汉火神山医院紧急开工建设,雷神山医院接着相继开工,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全面抗疫的局面就此展开。疫情就是命令,对我们建设者来说,快速建设好急需的传染病医院,是我们的使命。从2月3日领命出征,到2月14日凯旋而归,12个难忘的日日夜夜陪伴着我们,我们中建二局的援建团队从最初的400多人到最后达到了上千人,奋战整整十昼夜,终于顺利完成了援建任务,安全返回各自驻地,进行隔离,同时也接受单位领导对我们如英雄般的欢迎。回顾这些日夜,感慨万千,每思及此,依然激动难眠,五篇小作,或诗或词或散文或感想,随性而作,率性而为,记录着当时和最后的点点滴滴,没什么条理,也不讲太多文采,简单整理,作为我的永久回忆,也与我的兄弟、朋友们共飨。

 

 

临战受命,壮士出征

 

春节前,随着疫情的日益严重,我们的关注度都集中到抗击疫情上来了,尤其是武汉,一直在关注着兄弟单位中建三局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壮举。同时按照局领导要求,我还起草了中建二局给北京市政府的请战书,请求给我们二局下任务,积极备战抗击疫情。没想到没过多久,任务就来了,而且落到了我的头上,而且是去抗疫第一线武汉火神山前线,局领导找到我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请缨出战,潜意识中觉得,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回家拿行李的时候,把妻子震惊得一愣一愣的,半晌不知道怎么言语,咕哝了一句,默默地帮我收拾行李……

2月3日上午,我们接到股份公司和二局指令,由于是分批建设、分批交付,火神山医院需要支援,我局紧急成立援建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我代表局领导小组居中协调指挥督导,紧急组织动员一批人星夜赶赴武汉。军令如山,我们收拾行装马上出征,从北京、从上海、从深圳,千里驰行。由于武汉封城和交通工具限制,我们是开车去的,一上路就开始联系援建工程指挥部和局参建的五个单位,组织人员、组织资源、办理进汉手续等等。这会儿正值春节期间,什么资源都得现找,这一路上都没闲着,我一人就打了200多个电话。经过13小时日夜兼程,凌晨两点赶到我们现场集结地,组织好人员后立即赶往火神山工地现场,连夜投入战斗抢工。已经后半夜了,工地上依然是万人会战的大场面,我们二局的队伍已经提前两个小时赶到现场开始工作,媒体上众人同心协力抬设备的照片就定格在了那一夜。我们的先期任务是赶到火神山项目紧急支援通风安装工程打突击,当和三局指挥部副指挥长赵军总见面交谈的时候,他已经在工地奋战很多昼夜了。回首看,几米远就是已经先期投入使用的火神山医院医护工作者们忙碌的身影。后来,因为雷神山医院扩建需要大量队伍,我们大部分人员又赶往雷神山医院抢工,前前后后整整十个昼夜,没想到开始的打突击变成了阻击战,任务一再增加,最后又变成了攻坚战,我们前几天火神山、雷神山两边跑,最后的主战场还是在雷神山。

关于雷神山医院的设计大家从网络、电视等媒体了解很多了,由于武汉感染人员大幅增加,医院规模也一直在扩建,基本上是边设计、边施工,设计方案出图时间以小时计,而且是按照正式医院的功能来设计的,主要建筑功能为负压隔离病房区、医护区、休息区、医技区、专家楼及配套用房区,配套用房主要为污水处理站、雨水调蓄处理站、医疗气体区、垃圾焚烧及微波处理站等等。我记得有个帖子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看的令人头皮发麻,其中的艰辛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看贴的时候我还是个局外人,身处其中才知道,一点儿也不夸张。

这个时候一切都是争分夺秒,没有那么多时间准备,来的时候都是从各公司抽调的精兵强将和骨干力量,我们现场指挥部快速成立了六个工作小组,后勤保障、防疫卫生、物资保障、对外协调、商务财务和生产协调组,大家按照分工,积极备战,快速融入其中,紧张有序地展开工作,制定方案、熟悉图纸、对接设计院、协调各方、安排生活保障、防疫准备、落实劳动力和生产资……


峥嵘岁月,燃烧激情

 

雷神山医院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总建筑面积从最初的3万多平米变成了A、B、C三个区32栋病房近 8 万平米,总床位将近1600 床。三局作为总承包方承担了大多数的任务,他们的管理压力最重,几乎举全局之力而上。按照股份公司要求,中建各个工程局也基本上陆续都来了,快速地分担了总包忙不过来的区域。我们二局负责雷神山医院A区的04、05、07三个病区和医运通道部分的建设任务,包括全专业的土建、装饰和机电安装,直至交钥匙,和八局的任务量差不多,除了总包三局外体量、难度都是最大的,我们的人员也在陆续增加,高峰的时候达到100多个管理人员,上千工人。建设过程的艰辛大家可以想象,春节期间加上武汉已经封城,什么物资都紧缺,口罩都是我们从全国各地出发的人带过去的,吃住行办公都是挑战。所有人员每顿就是一份盒饭,或是自己泡面,水果和蔬菜奇缺,几乎没有或是极少一点儿,吃饭时找个人少的地方或蹲或站,摘下口罩快速扒拉几口,这些天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为了少上厕所大家水都喝得不多。办公室离现场有点远,我们的生活驻地距工地也有40分钟车程,房间里面冰冷没有空调,大家也不愿意回去,最后三天因为抢工,几乎72小时连轴转,多数人就在工地吃住,实在困了到车里或找个地方眯一会儿。

 

要说这儿项目管理什么最重要,首推防疫和安全,这是我们的责任,我必须把同事们一个不落安全地带回去,每次开会的时候都不厌其烦的强调再强调。其实措施再多再好,贵在落实,贵在坚持,具体的做法,工地上指挥部每天多次喷洒消毒药剂,所有人员进出都要经过一个测温区,每人每天至少测两次温;个人防护必须佩戴口罩,这个最重要,我们有专门的纠察队严查;另外给靠近病区的施工人员准备了有限的防护服(后期已经有病人进来了),但因为怕引起更大的恐慌,加上数量也不够,大家互相谦让,谁穿谁不穿啊,难道你的命就比别人更金贵?!这上万人的工地,这么多人在一起工作、生活,谁知道哪个人带病毒啊,我们严令大家吃饭必须隔开到空旷人少的地方,就算辛苦也要确保安全,这么多天能扛下来其实也有点在赌运气。对生命安全的事,大家其实都不怎么顾得上,忙起来哪管得了那么多,说生死置之度外也不为过,甚至,都没有想过能不能回去,只是在看到网络上医护人员和家人生死告别视频的时候,才反应过来,我们也是在疫区,也是在和病魔斗争的第一线,也会有生命危险。说实话,我一直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也担心大家,中间有几天风雨交加,气温骤降十几度,工地上连个避风的地方都没有,大家为抢工方便作业衣着也不多,冻感冒发烧的也有,短期内根本没法区分与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的区别。有几天有点小感冒,脑子晕晕的,用体温计测了一下问题不大,一路过关卡的时候自己都捏着把汗,甚至真有测温枪报警的情况,好在虚惊一场。那时候,一旦有被感染的情况,后果简直不堪设想,紧张了好久,终于有惊无险,平安过关,我们的人幸运地都没有被感染。指挥部每天巡查进度,一般是早晚8点和半夜2点,三局总经理陈为国总等领导亲自带队,我们每天除了自己要随时巡场,还得陪着指挥部领导,看看别人的进度,找找差距,也鼓励鼓励一线的将士们。由于工期短,到处是立体交叉作业,在医运通道交汇的地方,各个专业管线密布,人密密麻麻的连脚都下不去,互相影响降效返工也是难免的,这些进度都要靠人去抢回来。工人的工资都是高薪,而且是每日一结,到了后期,病人分区进来了,有些工人跑了,给多少钱都不干。我们的管理人员始终都坚持在第一线,说是有津贴补偿,但大家都在现场苦干,谁也没有提过。这些年,我们抢工的活也干的不少,但从没有感到这么艰难,我没有听见战友们叫过一声苦,大家都在默默的拼,用血与汗支撑着他们的行动,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作为传染病医院,负压系统是实现对医护人员保证的重要保护措施,为保证这一隔离效果重要指标,测试也极为苛刻严格。我们又成立了质量验收组,围绕着医院系统的特殊要求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格按图纸和规范施工、验收,对排风口高度必须要确保高于建筑完成面2.2米以上,以免形成气流短路和相互污染;在调试阶段,通过对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换气次数及送、排风量反复调试,并经过三次以上的测试,确保构成负压系统有效,一次性交验合格。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