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23日,星期四,欢迎您访问云顶国际业协会官网

抗疫专栏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吹响防疫应急工程号角

信息来源: 深圳住建头条  信息提供日期:2020-02-28   浏览:657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国上下正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各地为加强救治纷纷建设防疫应急工程,普遍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的共同挑战。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造方式,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显著特点,能够实现“提高质量、提高效率、节省人工、节能减排”的良效。

 

近年来,在市住房建设局牵头引导下,我市装配式建筑得到广泛应用,已在住宅等居住建筑全面实施,并不断覆盖至学校、医院、办公、商业、工业等全部建筑类型,产业链完善,开发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等各环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推进建设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面对此次疫情的紧迫形势,装配式建筑再次发挥高效高质的优势、切实解燃眉之急,并创造了一次次建设奇迹。


 


为积极支援防疫应急工程、贡献建设领域专业力量,市住房建设局全面摸排装配式建筑优质产业链资源,充分鼓励并发动我市一批装配式建筑企业,特别是多家国家、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企业,依托丰富的经验、前沿的技术、创新的精神,积极参建,共同吹响“集结号”。


 

在装配式施工与工程总承包方面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中建科工集团,36小时突击完成了武汉雷神山医院ICU病区室钢结构制造工程,涉及钢梁、檩条、斜撑等构件1600根,同时紧急驰援火神山医院ICU病房钢结构焊接及现场各类钢构件的安装任务。特别是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院)应急院区建设中,中建科工作为EPC总承包单位,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全专业、全流程、全产业链的特点,确保了现场高效施工速度、毫米级质量精度,彰显了新时代建设领域的“深圳速度”与“深圳质量”;还通过分析比较集装箱模块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增设钢结构大屋盖排水方式,成功解决了双层集装箱体的防水问题。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深圳金鑫绿建迅速调集力量,完成了2.6万平方米金属坡屋面的生产施工。

 


 

在前沿技术研究与实践方面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中建科技集团12个小时完成5个装配式检疫站点的建设任务,7天内完成市坪山区三所医院总面积达100平方米的负压隔离病房研发和施工。其中,位于深圳坪山人民医院的“梯度压差隔离病房”充分利用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应用国内最前沿的传染病房病毒隔离技术和设计思路,在室内空气洁净度、气压梯度管理方面均高于目前国家标准及火神山、雷神山设计要求。

 


 

在建筑设计与标准建设方面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下属咨询公司,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从建筑专业设计应对灾难性突发情况的角度,高效编制形成《住宅建筑传染性疾病防控设计标准》及《办公建筑传染性疾病防控设计标准》两本内部企业标准,从规划与建筑、供暖空调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方面,迅速为建设各方形成专项参考。


 

在集成部品部件生产方面

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中集模块化房屋,为市三院应急院区提供27个模块,近1500平方米的医护人员公寓。该模块体系是箱式钢结构、装饰装修以及设备均在工厂内高度集成的可移动永久性建筑体系,每个模块内部集成了卫生间、淋浴间、盥洗间、储藏区、独立阳台等功能,不仅能满足当前短期应急需求,还符合国家永久建筑规范,充分体现“平战结合”要求。此外,雅致集成房屋、中建集成房屋、美居组合房屋、科逸家居设备、华科整体卫浴等装配式建筑相关部品部件企业纷纷参与

 

 

用专业打响疫情阻击战,是对我市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大阅兵”。近年来,我市装配式建筑在政策落实、标准研究、示范孵化、产业配套、项目实施、人才队伍等方面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截至2019年底,全市装配式建筑项目总建筑规模已超过2400万平方米,居全国前列,并涵盖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市政工程等全部建筑类型。现有企业400余家,涵盖开发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等全产业链条,从业人员10万人,相关产能充足。还孵化培育了9家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6家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0家市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形成示范引领良好局面,并不断向珠三角乃至全国品牌输出。

 

按照《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0)》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下一步,在“双区驱动”下,我市装配式建筑领域将不断深入践行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