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22日,星期三,欢迎您访问云顶国际业协会官网

30周年专栏

协会30年创业故事征文--建大项目 树大品牌

信息来源: 云顶国际业协会  信息提供日期:2018-12-20   浏览:2509

建大项目  树大品牌

中建钢构创业故事

 

十年来,从一个十亿元经营规模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百亿元级企业,从一个单体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拥有5个区域公司、1个投资发展公司和3个事业部的集团化企业,从一个单一从事钢结构高端制安业务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在行业内布局最完善的全产业链企业,从一个区域经营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跨国经营的企业。

十年来,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年均增长35%、26% 和35%,从2012年起,已连续六年位居国内钢结构行业榜首,成为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的一面旗帜。

这家企业,是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建钢构。

2008年9月26日,整合了中建系统内钢结构优势资源的中建钢构挂牌成立。从一成立,中建钢构就被赋予钢结构“国家队”的使命,扛起引领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的大旗。为了扛好这面旗,十年来,中建钢构坚定不移地践行中建集团专业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2018年7月,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官庆赴中建钢构调研时指出,中建钢构成立十年以来坚定践行集团专业化战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已在社会上形成了品牌效应,美誉度得到了提升。

励精图治,栉风沐雨,从成立之初的一株幼苗,到如今枝繁叶茂,中建钢构逐渐走出了一条规模、质量、效益稳步协调发展的“钢结构+”特色道路。

坚守高端,树百年丰碑

曾经缔造国内钢结构施工史上“最早”“最高”“最大”“最快”业绩的中建钢构,在成立之初就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在国际经济形势持续动荡、下滑,国内经济调控加剧、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公司始终坚持以高端钢结构为主业的初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抢占高端市场,用座座地标建筑改变城市的轮廓,托起中国钢结构崛起的使命与责任,更在世界舞台上书写着“中国建造”的传奇。

如何抢占高端市场,成为钢结构行业排头兵?中建钢构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宏深刻地认识到,一体化发展是钢结构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因此,在公司成立之初,他就号召全体员工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行规模化扩张,提出了“产业一体化、产品多元化、业务国际化”的战略思路,这对公司的新一轮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建钢构一方面大力巩固安装业务在国内绝对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加快全国制造基地布局,率先成为全国首个产量过百万吨、产值过百亿元的“双百”建筑钢结构企业,最终形成了研发、设计、制造、安装、检测“五位一体”的价值链覆盖,打造了以超高层、大跨度钢结构等建筑钢结构为主的高端产品结构体系。

得益于钢结构全产业链优势,中建钢构承建的高端工程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全球高度前14位的摩天大楼,中建钢构承建了10座;国内25座超过400米钢结构超高层建筑,中建钢构承建了22座。换言之,中建钢构承建了世界70%以上份额的百层摩天大楼、中国90%以上份额的4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这组数据,饱含着中建钢构人的倾情奉献,也让他们感到自豪。

除了超高层建筑外,中建钢构在交通枢纽、会展中心、体育场馆、桥梁、核电站等领域披荆斩棘,承建了一批举世瞩目的基础设施工程。尤其是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上勇当主力军,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西安世园会、敦煌文博会等中国承办的世界级盛会场馆建设中勇挑重担,攻克了工期紧、体量大、难度高等难题,为国家、为行业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坚持“走出去”,实现国内外一体化经营,挺进了“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最高建筑——马来西亚标志塔、中东最大机场——阿布扎比国际机场航站楼、中东最大清洁能源电厂——迪拜哈翔清洁燃煤电站、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等全球地标工程,擦亮中国建造品牌。

转型升级,谋长远发展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建钢构十年的发展,那一定是“转型升级”。

王宏认为,未来30年,城市建设会发生一种质的变化:一是市场的变化,从大城市向城镇化转变;二是产品的变化,产品重心从摩天大楼到大众化建筑的转变;三是标准的变化,从重速度到重质量、重实用的转变;四是标准的变化,从传统粗放式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未来的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将快速发展起来。

“十二五”初期,中建钢构吹响“二次创业、转型升级”号角,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商业模式、管控模式的转型升级,拉开了企业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中建钢构正式升级为中国建筑的二级企业,同年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组织机构变革。结合在江苏、湖北、四川、广东、天津布局建设的钢结构制造基地,中建钢构成立了东西南北中五个大区,自此,制造安装板块实现了深度融合,经营区域得到了更精准的覆盖,五大区域公司竞相争艳,企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中建钢构的战略规划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调整,形成“区域化、一体化、多元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战略,随后又完善为“一体化、精益化、资本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五化”发展策略。在“十三五”时期,公司提出 “多业务组合,多模式发展,多资本运作”发展战略,向“创新型、资本型、全球型”企业迈进。其重心在于大力实施科技资本双轮驱动,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努力打造“投资、研发、设计、建造、运营”的新五位一体产业布局,实现从高端承建商向产品开发商、产业集成商的转型,最终把中建钢构打造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结构产业集团。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变革也势在必行。中建钢构高度重视科学高效的制度、流程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管理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标准化工作。以业务流程为主线,集成制度、工作标准、绩效风险管理等各类管理要素,建立统一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将相关管理工具整合为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形成权责明确、重点覆盖、现实可行的制度流程体系,通过流程再造2.0版、3.0版,为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中建钢构,以“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生动实践树立起了中国建筑钢结构企业科学发展的成功范例。中建集团曾这样评价道,“中建钢构是发展速度、发展质量、企业效益和发展前景最好的专业公司。”

双轮驱动,聚前行动力

把握科技制高点,学会金融的资本手段,就可以在每一个时段都能比较从容地布局和谋划。在新形势下,中建钢构充分认识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投身国家重大战略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浪潮,打好企业创新攻坚战、质量攻坚战、效率攻坚战,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

十年来,中建钢构在抢占科技制高点过程中实现“弯道超车”。一方面,整合内部资源,建立起覆盖公司各个层级的全产业链科技组织机构,完善科技进步组织领导体系、推进实施体系和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高水平的研究院和设计院,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一批近千人的研发设计队伍。

中建钢构着眼于行业前沿科技,打造了钢结构建造云平台和管理驾驶舱,为项目管理者决策提供信息支撑;通过以BIM、物联网等为核心的全生命期钢结构管理平台实现项目建造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主导建成了国内首条智能制造模拟生产线和全球首条重型H型钢智能化生产线,入选工信部《国家2017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成为建筑结构领域目前唯一获得如此殊荣的企业,为中国制造2025树立了钢结构行业的典范。

至今,公司累计形成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詹天佑大奖14项,国家专利授权737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国家级工法15项,83项施工技术经权威机构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主编、参编 23 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在积累了五大制造基地的固定资产投资经验的基础上,中建钢构投资建设了中建钢构大厦和中国首座建筑和桥梁钢结构博物馆,顺势成立中建钢构投资发展公司,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中建钢构抢抓历史机遇,通过科技和资本双轮驱动,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有力推进了EPC、PPP等新模式的实践。在EPC管理模式上,充分利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更好更省更快的特点,发挥自主设计能力优势,集成相关设计资源,取得了多项成功范例。比如,深圳市政府向巴布亚新几内亚援建的巴新小学项目,针对当地现场施工体量大、工期紧、缺乏供材等诸多的客观限制条件,中建钢构建议采用装配式建筑,得到双方政府的认可,充分彰显了中国速度、中国质量,成为“一带一路”的一个创新示范。近年来,承接了石家庄国际展览中心、柳州文化广场等一批PPP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加大模式复制力度,为企业发展打造了新的增长极。

中建钢构成功地从单一钢结构承包商转变升级为综合建筑承包商,又从综合建筑承包商转变升级为EPC承包商,并最终成为投资建造运营综合服务商。其核心经验就在于:一是抓住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契机,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抓住市场模式深刻变革的契机,努力寻找新型市场模式下新的市场契机和新的市场细分。

创新发展,造明星产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总书记多年前就作出的科学论断。中建钢构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给建筑行业提出的新命题,回答好这一命题是建筑企业的使命所在、责无旁贷。

近年来,中建钢构积极投身国家绿色发展大潮,关注民生、绿色、抗震、环保等实际需求,积极加大与政府客户的合作力度,与各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各地政府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整体解决方案,覆盖了基础设施、文化教育、保障房等多元化建设领域。此外,钢铁行业近年面临去产能的重要任务,中建钢构作为用钢大户,积极促成与河钢集团、昆钢控股等各地龙头钢铁企业开展产业合作,加大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应用,促进钢铁产能消化,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范,用根植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创新基因作为引领业务发展的第一动力。

最引人关注的,当属中建钢构在“钢结构+”差异化经营上的执着和不懈探索,以及由此形成的明显异于同业的经营特色。近年在,中建钢构聚焦停车难、出行难、居住品质等问题,大力研发“钢结构+”产品,打造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慢行交通系统、智能立体停车库等民生建筑系列产品,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市场反应灵敏,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中建钢构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作为拳头产品,按照 “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五化”模式,形成了GS-Building和ME-House两大核心产品体系,打造了包括住宅、商业办公楼、学校、医院、产业园区等五大类型项目。

在厦门,中建钢构设计建造了国内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高速公路——厦门云顶路自行车专用道示范段,该示范路段全长约7.6公里,助力城市减少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获评住建部评选的“中国人居环境奖”,并在全国各地加快辐射推广,形成了连锁效应。此外,中建钢构还紧扣国家以及地方发展重大战略部署,推进军民融合、海洋经济等多领域产品研发。总体而言,中建钢构通过实现在多个细分业务领域不断引领行业之先,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并由此形成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党建引领,筑发展基石

党建兴则国企兴,党建强则国企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中建钢构从中建集团“红色基因”中汲取养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党建引领作为助推发展的核心动能,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为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凝聚起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磅礴力量,闯关夺隘、一路向前。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司党委以“党建引领聚人心,创新驱动促发展”为工作主线,不断强化党委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体制,不断推进思想、观念和方法创新。目前,公司党委共有党员1500余名,基层党组织125个,实现海外、制造厂、农民工党员全覆盖。其中,设立海外基层党组织7个,以中东分公司党总支为试点,开展“红色海外123”工程(1个红色家园、2个特色支部、3个经验案例)创建活动,创建海外红色家园;设立制造厂基层党组织17个,开展“党建进车间、进班组”活动。各级党组织通过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结合党员责任区、创新工作室、“红色家园”等载体,提高每名党员的执行力和创新力,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长此以往,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打造了“聚似一团火、散若满天星”的蓬勃态势。

此外,文化是中建钢构继往开来的灵魂,不断为企业赢得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铁骨仁心,钢构未来”的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和社会责任深度融合,渗透到一线项目、车间等各个角落,通过“钢构·公益行”“钢构·幸福行”“钢构·健康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文化落地,激发员工队伍活力。铁骨仁心文化价值理念时刻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成为了催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成为中建钢构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中建钢构始终不忘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在武汉抗洪、厦门抗击“莫拉蒂”台风、深圳光明新区滑坡抢险等重大救灾上冲锋在前,受到地方政府表扬。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发起成立中建钢构“爱心基金”和“帮扶基金”,多次组织向宁夏等贫困地区和汶川等灾区捐款捐物。从2011年开始,公司向贫困地区捐建多所希望小学,并选派优秀员工开展爱心支教,开创了“从教室到教师、从捐资到捐智”的企业助学新模式。近年来,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积极响应和参与全国各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定点扶贫、关爱留守儿童等系列活动。

天道酬勤,在探索前进的征程中,中建钢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奖状”“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大典范组织”等国家级荣誉纷至沓来,企业发展道路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还涌现出以“国企敬业好员工”“央企楷模”陆建新、“国企最美职工”胡丛柱等大国工匠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员工典型。

十载钢构梦,放歌新时代。展望未来,在“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上,中建钢构人将继续秉承中建信条和铁骨仁心文化,不忘初心,锐意向前,继续引领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走向世界一流,向着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结构产业集团”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党委供稿)

来源:云顶国际业杂志(编辑:郑阿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