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信息提供日期:2019-01-08 浏览:5168
中铁建工深圳创业故事
中铁深圳拓荒者
40年,改革开发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1982年,冒着蛇口建设开山炮激起的尘土,中铁建工集团20多名首批拓荒者在蛇口半岛搭起工棚,开始了深圳创业之旅。40年,在深圳特区发生翻天巨变的背后,我们不应忘记他们,当年默默耕耘的拓荒者们,他们现在大都已经退居二线,而我们更多的中铁建工深圳人仍在创业路上,用智慧和汗水编织着新的故事,点亮着企业新时代创业路上开拓前行的灯塔。
改革开放40年
深圳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着世界“奇迹”
从一座无名小渔村转变为“中国硅谷”
也不断锻造着“深圳速度”的神话
这座城市的拔地而起
离不开建筑工人的奋力工作
回望40年
中铁建工的创业者们还有些故事要讲给你听
1.
>>>工人的速度就是城市发展的速度<<<
不分工种,一人身兼数职
“那个时候的工地,全是我们自己干,包括木工、钢筋工、瓦工、水电都是靠我们自己干的,质量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甘定国仰着头略带自豪地说。甘定国是第一批驻深老职工,刚进入深圳蛇口最初做的是三类建设,按照他的话来说,当时住的就像鸭棚子一样,没水没电,住所就是用竹子绑成架子,再用竹叶子编一圈做围墙,房顶就更简单了,直接用油毡铺一层,也没有风扇,每到夏天,出的汗都可以把铺子浸湿。
甘定国在1969年以瓦工的身份进入单位,这三十余载,他的工作地点从资阳开始,中途到过郑州和北京,最后同20多名首批拓荒者一起踏进了深圳这片热土,开始了他的“兼职生涯”。记忆最深刻的要属蛇口工业区第一栋厂房,当时连同干部和职员,加起来一共50多人施工。但因为资金紧缺,没有机械,只能靠人工挖基础的方式施工,6个人一个坑,不分职位、不分工种,全部参加,就这样挖了一个多月。当时所有人都很齐心,一天干12到15个小时,不管是谁,都参与过挖基础,绑钢筋,打混凝土。若是碰上雨季,只用一个晚上,才挖出来的土就会松动滑落,所有人只能又下去挖。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干,盖的厂房越来越多,而甘定国就在瓦工、木工、钢筋工、水电工、混凝土工……这些工种中随机转换,哪里缺人就补上去。“我不累,也不觉得苦。”望着窗外,甘定国仿佛又回到了曾经那片热土,眼神中饱含深情、投入和坚定。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做资料、做报表、做原材料采购都是李明生的分内工作。1990年,李明生参加了深圳火车站的建设,当时很多建筑材料都需要从广州运输过来,他每周都会多次往返于深圳与广州之间,一般早上出门,凌晨回到深圳,睡四五个小时,第二天又开始做卸水泥的工作,“几天几夜不睡觉,人工卸水泥,就穿一个裤衩,在肚子这块全都摩红了,皮都摩掉了,职工都要卸水泥,包括领导,现在的机关干部可以说没有一个没卸过水泥的。”
当时的时间比金钱还贵重,工作连轴转,没有休息的时候,一件事做不完就会影响到下一件事的进程。为了不耽误工程的施工进度,“先开工,后三类”成了李明生他们工作的基本原则,据李明生回忆在莲塘那会,他住的旁边就是料库,床就扎在水沟上面,就在上面睡,周围要比蛇口好一点,是石棉瓦的,弄上一块窗户,拿根杆穿出去,下雨了再把窗户挪进来。虽然住的艰苦,但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工作的劲头。他始终把材料员的基本工作职责铭记于心,砂石料的装载标准,零星料采购的质量保障,电线,电板,水料的比价额度,即使退休了这么些年,他都能一一道来。
1989年从山东二处来到深圳的奉永鲜深深体会到了所谓的“深圳速度”。在做301工程时,每天都会有班车准时将工人送到工地,若是没赶上7点半的班车,那就意味着丧失了今天上班的机会。不单是上班时间,整个施工流程都被时间表掐得死死的,比如给定木工两天时间,从今天下午3点到后天下午3点,不论木工是否做完,都必须换钢筋工进行下一轮的作业,卡住时间点,再换混凝土工,再换……“你像那个木工,中午、晚上连觉都不回去睡,尤其那个扣件,有时候弄不上,晚上睡觉都要睡到上头,就怕被别人偷了。一般大年三十都不休息,就是大年初一休息一天。”这就是奉永鲜的工作常态。
“反正就是这样的速度”,即使后来去做深圳火车站,因为工期卡得紧,焊接、套丝、锤丝都是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来,就算一步完不了,别人也要上。“深圳速度”的崛起不单只靠“速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质量”。做文锦渡工程时,奉永鲜他们当时已经把两栋楼的首层打上灰了,但只因为监理的一句:“你那个钢筋不合格”,又组织所有人连夜把不要的部分都拆掉,第二天又把钢筋绑上去,再重新打灰,直到质量真正达标才算完工。
2.
>>>铁军精神 责任当道<<<
能忍过去的都不叫事儿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这是中国中铁历代秉承的铁军精神。也是在这股精神力量的支撑下,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铁军标兵。
初到深圳的马宗喜,还不太习惯这里的天气,太闷太热,重点是蚊子太多。加上当时的基础坑全靠正式工来挖,挖到底下就出水,这样一来被蚊子咬起的包,因为长期被浸泡在碱性的泥水中,包就开始化脓,脓往里钻,最多可以钻到肉里七八毫米。“我数了当时我两个腿上最多有21个疤。”这样的环境中,马宗喜他们总爱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忍一忍就过去了。”
“那次台风,把那个竹叶子房子,竹叶子全吹没了,只剩下竹架子,我们在里面就和动物园一样。”欧晓云是这样形容当时的居住情况。那个年代,因为人员稀缺,所以所有人都去背水泥、挖基坑,遇到雨季,基坑就会塌陷,只能不停地挖下去,几天几夜干下来,工人累成一片,在等待班车来接的空档,就躺在基坑旁睡倒一片。 就这样大家也毫无怨言,咬咬牙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大工程。
这就是我的责任
王振光算是第一批经学校招生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干五洲宾馆时工期很紧,还被作为香港回归备用的回归庆典中心,也是列入深圳的一线工程,所以王振光心里就一个想法,自己是共产党员,怎么也要把工作做好。从1996年2月到1997年6月,历时16个月的五洲宾馆竣工了,也得到了很大认可,成为了以现场保市场的典范,为后期承揽多项重点工程创造了条件。
市民中心就是一个例证,当时深圳分公司主要负责主塔楼和总工程的承包协调,其中协调施工生产、专业配合、衔接和材料检验都由王振光一人负责,他当时还不到30岁,加上市民中心是深圳当时单体最大的项目,所以只能自己给自己鼓劲,想着必须要做好,做得完善一点。“当时市民中心这个项目已经准备了6台变压器,核算完了让拆了两台,实践起来也是正好,一举节约了两三百万。”任何一个分配到自己工作范围之内的任务,王振光都会反复核算,最终拿出最适合的施行方案。
从2006年开始,王振光开始接触党务工作,兼职项目党支部书记的同时还要带徒弟。“确实这么多年,我不管在干什么,这两样都没有丢,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什么事都想做好。”一晃28年过去了,纵然很多时候监管的两类工作时不时会撞在一起,但王振光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岗位职责,为做好进口设备外商谈判工作,自学国际贸易课程;为做好党务工作,翻阅文件快速落实,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他在同事眼中算得上是电气里的专业党务工作者,党务工作中的电气工程专家。
1980年接班的张贤军是板筋工出身,到现在他干过的工程,一双手已经数不下了。2002年开始做安全之后,他越发小心谨慎,生怕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出一点差池。16年过去了,张贤军依旧在安全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重庆塔是他现在所负责的项目,该项目的基坑是全国最深的基坑,有41米多,加上挖下去的电梯井深度将近49米,而且靠近1号线地铁,最近的地方仅有4米,所以最大的挑战就是怕坍塌、开裂。为了保证安全,张贤军晚上经常加班,紧盯锚索穿孔,锚索最长达30米,还有塔吊安装、设备吊运等等。“这个是必须的,自己不去盯不行,不然不放心,任何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我是总监,做安全最主要就是责任心要强。”
3.
>>>一辈子一件事 总有亏欠<<<
1980年参加工作的刘忠,当时主要做的是生产预制板,拼装焊接。1987年时,他被派去了伊拉克,8个月之后回到上海,一呆就是十多年,项目也做了十多个,再后来就来到了深圳。38年的时间里,刘忠和家人聚少离多,生活的轨迹趋于平淡,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从工人-领工员-施工部部长-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刘忠完成了一系列工作角色的转换,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工作的热情,“我现在年纪大了,更想多带带年轻人,让他们更快成长。”眼前的刘忠已经把后续的工作规划好了。
87年接父亲班的何平,到现在已经有31年的工龄,在深圳就呆了27年,大多数的工作都是在加工区,后来到了基建队,干起了焊工。市民中心的钢结构就是何平他们做的,那个时候他做班长,从拼装、焊接到下料都要全权负责。“我们每天走那过,看得最多的就是那句话——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也是在深圳速度的影响下,何平积极干活,有速度有质量,在当时还被评上了局先进。工作填充了他生活的大半部分,但他也会经常想家。
“一个人到这边工作,就顾及不上家人了,一般正常情况是一年回去一次。”如果遇到工期赶的时候就更回不去了,他一般是在春节回去一次,有时候春节过了再回去一两天,回去与否主要是看这边的工程情况。有一年,他的父亲患上了肝癌,晚期,他请假回到家陪父亲,由于不放心工作,没多久又赶紧回到了工作岗位,家里的琐事也就都只能落在妻子肩上了。“父亲是93年去世,母亲是97年去世,都比较早。”何平记下了这两个时间,因为自己忙着赶工,亏欠了父母和妻儿太多。
4.
>>>学习不止步 撸起袖子加油干!<<<
“深圳技术建筑研究院、动漫项目、工程部、中海油、重庆塔……”2001年7月正式参加工作的熊春乐列举了这17年来他所做的工程名称。这么多工程项目中,令他印象深刻的要属中海油项目,也是在这个项目中,他意识到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库,才不会被淘汰。
“我做中海油之前没有完整地去做完一个项目,我觉得自己的自信还是很重要的。”这是熊春乐做中海油项目的第一个感受。中海油项目的整体施工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技术难度较大的就是当时的地铁承载力已经快达到临界值,如何往下施工控制地铁变形就成了一大难点。当时熊春乐一直和甲方积极联系,不停地找专家碰方案,前后去了四五次,最终给甲方提供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土方怎么开挖,怎么打钢筋混凝土垫层,怎么抢地下室基础底板施工。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控制了地铁变形的难题。
提前做好前期策划,这是熊春乐做中海油项目的第二个感受。中海油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工期很紧张,所以他们在前期就把整个工程计划表排出来,每一个施工细节责任鉴定得都非常清晰细致,确保后期施工的完整性。“这份进度计划为我们后续和甲方的合同谈判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有的参照和依据都在这里。”也是有了这份前期策划,中海油项目的工期都控制得非常好,地下室结构施工采用穿插法施工,提前7天完成,地上45层还有群楼,做到了四天一层。
“做中海油有个好的地方,因为当时附近有好几个大项目都在做,包括春笋,深圳湾1号,我也经常去那些项目看,学了很多东西。”多去其他项目参观学习,长见识,这是熊春乐做中海油项目的第三个感受。熊春乐每个月都会抽出三五天的时间去附近的工程项目部观摩学习,最终在项目交流过程中找到工程策划的新思
路。正如他所说:“策划就是指向标,技术就是生产力,学习永远在路上。”
前辈的言行对后辈的影响是无穷的。深圳分公司在这36年来,不断吸纳引进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力量。去年7月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杨海强就是其中一员,上学期间,他没想象过工地现场的情况,直到自己亲身接触了这个工作环境,才感觉到了工人的辛苦。今年,杨海强选上了重庆塔项目部的宣传委员,“选的时候就想着要多学点东西,更主动地工作,工程的东西都是固定的,先学了就先前进一步,我想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多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独立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有更大的追求,真正只有做过了才能知道的更多。”这条学习之路,他已经开始踏上并勇往直前。未来,只有一条路——撸起袖子加油干!